安科优秀考研学子系列访谈

作者:校新媒体中心 来源: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0-06-05 10:26:55

编者按: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随着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结果陆续揭晓,又一批优秀的安科考研学子通过自身努力收获成功,逐渐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考研学子们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奋斗的青春,更是拼搏的路径,它指引我们追求卓越,继往开来,将无悔的青春挥洒在安科的每一处角落。

为激励广大同学珍惜时间,奋发图强,向榜样看齐,校新媒体中心在党委宣传部老师的指导下对威九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官网部分优秀考研学子进行专访。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与全校师生共同倾听考研学子青春路上的追梦故事,体会青年榜样的蓬勃力量。

趁光阴做青春的奋斗者

——访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彭林伟

人物简介:

彭林伟,男,汉族,中共党员,亳州蒙城人,1995年6月生,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曾任班级班长,分团委委员,“青马沙龙”负责人,17、18级新生班主任助理等职务。曾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体育道德风尚等一奖,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今年以35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专业。

人物事迹: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坚强,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我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彭林伟看到这句话时感触颇深,“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用汗水为我铺平前进的道路,看到他们的辛劳,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他暗暗定下了自己的考研院校,并去浏览学校的官网,了解该校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和考研所需的各种书籍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他便静下心开始认真学习,珍惜眼前的每分每秒。

备考期间,他的生活是典型的三点一线,每天早上六点到图书馆,晚上十点回寝室就寝,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学校的图书馆是彭林伟最常去的地方,“图书馆的安静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常常使我前进的动力倍增。”彭林伟笑着说。他不打听其他同学的复习进度,只按照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他把时间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不让时间驱动学习计划,而是让学习计划驱动时间前进。彭林伟深知,在大学里,学习更多的还得靠自觉,除去课上认真听讲外,课后认真学习课本知识也很重要,毕竟大部分的知识都来源于课本。那些《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课本中五颜六色的标注,密密麻麻的记录,再加上一摞摞厚厚的笔记本,都是他努力的印记。他很感谢那个曾经努力学习的自己,正是由于当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才造就了现在的一切,那些为梦想而拼搏的日子在流年的岁月中终会熠熠生辉。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途中风风雨雨,荆棘丛生,唯有跨过重重险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回顾备考时的心路历程,彭林伟表示自己也有过恐慌迷茫的时候。八月底刚搬到新校区时,面对新的环境,加之需要到南京工厂实习两个星期,他的整个学习计划都被打破,也有些跟他一起备考的同学渐渐放弃,这些变故都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于是,他也消极了几个日夜。但是经过短暂的调整,他又重新扬起了前进的风帆,适当调整学习计划,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用奋斗的身影,记住青春的颜色。

“不甘平凡才能走向成功。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只有不甘平凡,勇于超越自我,不断迎接挑战,才能走出自己的过去。”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青年人更应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四年的积淀让彭林伟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更加懂得了奋斗的意义。

谈及未来,彭林伟依旧充满信心,他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着自己的那句话:“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王庆 周明茹 黄思雨)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徐赛

人物简介:

徐赛,男,中共党员,安徽六安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获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总成绩第二的好成绩考取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人们总说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那考研则是第二个。但和高中不同的是,高考是唯一解,大学则有着很多发展方向,2016年9月,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徐赛走进了安科,开始了他的追梦故事。

厚积薄发

刚进大学,徐赛的目标和方向就相当明确——班级第一。他高度自律,大学四年早上从来没有睡过懒觉,在时间管理上,他强调要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连续三年取得班级综测第一的好成绩。这种荣誉让他自信,在后来的考研路上遇到问题,他总能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今年考安徽大学是困难和机遇并存,原来除了数学、英语和政治,初试专业课只有一门。复试专业课也只有一门。结果今年突然改革,初试专业课变成两门,复试专业课变成三门,这也是我在考研路上遇到的坎坷。”徐赛说道,“因为平时自律,知识扎实,老师补充的资料也都认真消化,所以初试两门课数电和电路分析成为自己的加分项,复试新加的两门课虽然没有学过,但是我也有充足的信心去消化这些知识。”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徐赛便是这样,他的朋友圈记录下了他的考研时光。大学四年,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让徐赛在备考阶段游刃有余,一往无前。

幸遇良师

日月星辰照亮万物的心,沧海桑田诉说不了的便是那一份师生之情。徐赛最挂念的便是电气学院的刘纯利老师,“刚开始认识刘纯利老师是大创的一个项目,我因为大二很多知识没有学到,刘老师便从最基本的教我,就像在黑暗中,一个人忽然伸出手带你离开,大概就是缘分吧。最后我的毕业论文也是他指导。那天考研成绩下来后,他主动打电话问我考的怎么样,问我详细情况。得知我报考安徽大学电子信息这个专业,他就介绍给我他认识的安大学生,我特别感动。”有一群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相互理解包容,用微笑面对未知的挑战......那个平凡的地方是安科,见证了无数青春的绽放。

享受“孤独”

经过三年的扎实积累,大三下学期,徐赛渐渐明确了自己的最终目标——考研。考研之路注定孤独,但他承受住了这份孤独,梦想的大门也随之为他敞开。他说,考研贵在“坚持”,刚开始寝室所有人都决定考研,但最终却只有他一人走上了考场。大三的暑假,徐赛想回家看看许久未见的父母,但是因为考研,他还是决定独自留在学校备考。“那段时间真的很煎熬,没有父母的陪伴,寝室里每天也只有我一个人,如果没有见到熟人,我可能连续几天都不说一句话。”再次谈到那段时间,徐赛已是云淡风清,“在孤独的时候,我喜欢去跑步,经常以跑步来放松自己。晚上背书背累了,就去操场跑一圈,顿时又有了精力。”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正在经历孤独,那是迷茫,经过那些孤独,便是成长。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徐赛最终取得了成功。

回忆起四年大学生活徐赛感慨道:“自己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考研的经历,这次经历不仅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更让我明确了自主学习才是一条通往梦想的大道。也是通过考研才让我明白一件事,天道酬勤。”那些因梦想起舞的日子,是人生的美好所在,徐赛希望所有的考研学子都相信自己,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丁新新 王帅伟 杨小洪)

 

矢志不移 事预则立

——访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张超

人物简介:

张超,男,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校“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三等奖,曾获“优秀教学信息员”、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兴趣浓厚 勇于挑战

研路漫漫,荆棘丛生,毕竟通往梦想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当初选择考研是因为想在计算机这方面继续深造,确实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我觉得自己需要再提升一下,别人都说考研很难,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当谈及考研的初衷,张超坦言道:“奔跑着追求目标是一种境界,竭力地挑战是一种快乐。很多时候,累与不累,不仅取决于事情本身,还取决于对于事情的心态,我喜欢面对挑战,当出现挑战时我有充足的信心去面对,这也是我在考研路上坚持下来的原因。”

想你所想,行你所行,无问西东。源于兴趣,付之努力。考研是一个人的独行,学习压力常常成为追梦道路上的拦路虎。有压力是难免的,每天高强度学习也不现实。张超说:“在充满压力学不下去时,也会给自己放个假,暂时放下书本,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舒缓压力。总之,心态要放平稳,一定要有信心。”目标在眼前,路在脚下。想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有一百种方法去解决。踏踏实实备考,勇于接受挑战,让考研之路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自律自觉 吸取经验

自律自觉是张超考研成功的一大秘诀。与其他优秀考研学子一样,张超始终保持着高度自律。每天早上七点离开宿舍去图书馆,晚上十点回宿舍休息,期间除了去食堂吃饭外,基本上都在图书馆学习考研必备知识。“周末会出去放松一下吗?”笔者问。“对我来说,周末和其他时间一样,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张超如是说。在考研备战时,他还为自己制定了紧密的学习计划,分阶段规划学习进度,并积极付诸行动,倾注满腔热情。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汲取他人经验,他说:“在复习备考时吸取上届学长的经验,把数学放在首位”。在备考前期,每天安排时间学习数学,从未松懈。到了暑假,考研的关键时期,烦躁闷热与难题最容易使人心生惰意,但他仍然紧绷着神经,自律自觉,不曾疲备和放弃。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边是已知的,外面是未知的。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张超时刻提醒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还有很多,只有自觉自律,方能百炼成钢。”

学习经验 传递分享

采访之后,张超还分享了自己在考研中的几点学习经验,简单总结就是:少做题、精做题、做好题、练真题、问难题、记错题,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休息,每天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感兴趣的事情。

除了这些,他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独立冷静思考,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张超表示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来的太快,只有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更新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掌握这个时代的需要,不被淘汰。他希望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学习计划,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克服困难,过程虽艰,结局必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每每被这恢宏的语句感染,总会热血沸腾。人生中真正的智者,是拥有激情,却能够不因浮华与激情迷失方向,始终明白自己目标的人。在处于奋斗拼搏的时代,我们保持清醒,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水准,定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若有考研梦,那便努力一把,放手一搏,有可能在下个瞬间,你就会遇到更好的自己。(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丁新新 杨宜欣 吕阿杰)

 

悄悄拔尖 于无声处听惊雷

——访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张文静

人物简介:

张文静,女,汉族,中共党员,1998年5月生,安徽六安人,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16级学生,历任班级团支书,院学生会副主席。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校级双优生”等荣誉称号,顺利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教师资格证等证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未曾与他人分享的时间,你我在做什么?义无反顾的坚持和心无旁骛的奋进是张文静这一年为了备考所做的。这一切值得吗?“当然值得啊,我喜欢武汉这座城,向往那所位于武汉南湖狮子山脚的学府,我想去,一定要去,青春亦值得我去奋斗!”是啊,选择好去做一件事,真的不需要过多的理由,一切准备好,怀揣着一颗永不被浇灭的热忱之心前行就够了。

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后,张文静说有一个细节很重要,但是往往不会被大多数人重视,那就是找学长学姐了解往年目标院校考研的录取状况及分数线,使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自命不凡,若你吃不了自律的苦,便要吃平庸的苦。远离手机和娱乐活动,严格按照每天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去执行,只等最后的花开。

对于考研这道前行路上的主观题,每个人的试题都是一样的,没有标准答案,却各有各的精彩。张文静说,考研算不上最好且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你大可不必为了合群搁浅自己的梦想,坚持自我,义无反顾保持学习状态,不要轻易中断学习。她还举了身边一位研友的例子,“因为国庆长假和暑假期间的一丝懈怠,发现想再次进入学习的状态,很难,就需要几天的时间去适应,去调整心态,在这备考的黄金时间段,每分每秒都无比珍贵。当然,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适当休息,去操场散散步,戴上耳机,边走边听听专业课的录音。”对于政治的学习,她有着自己的学习观念,不追求最高分,利用好碎片时间,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效率最大化。

没有什么懒洋洋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早上六点起床,吃完早饭去背英语,中午就在图书馆休息一会儿,晚上十点半离开图书馆。选择了考研这场修行,不管结果如何,都是自己的英雄,这是一条很长的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中间还要承受很大压力。或许有时比较枯燥无味,虽然是一个人的修行,但在这条路上永远不乏志同道合的人,和研友一起努力,互相提醒自己的目标和当初的梦想;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加油打气。张文静说∶“回忆备考的那段时光,我很感谢一同早起打卡的室友,在冬天赖床的时候,能互相鼓励;很感谢图书馆自习的同桌,温暖了我整个考研时光,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陪伴;也感谢老师在我困难踌躇时告诉我‘你可以的’;感谢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坚持度过这孤单又充实的闪光时刻。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好运藏在努力里,没有经历这段日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勇敢多强大。是考研这段时光,让张文静找到了那个最好最优秀的自己。既然选择了,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间烟火,慢一点,学会于无声之处听惊雷。(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 戴豫松 詹冉)

沉淀一颗心“铖”就梦想伟业

——访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优秀考研学子程铖

人物简介:

程铖,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9年5月生,安徽宿州人,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6级学生,班级文艺委员。曾获校文体活动单项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校“先进个人”、校级双优生等荣誉称号,获省三爱互助杯演讲比赛优秀奖、市禁毒演讲比赛三等奖、校励志成才演讲比赛一等奖。曾参加安徽大剧院中都鼓韵演出、主持小岗村改革开放文艺汇演等,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国家二级计算机等考试。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人需要沉淀,有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古色古香的凤阳校区,当程铖踏进的那刻起,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对于程铖,正是这宁静祥和的安科校园给予她静心静思的学习环境,让她有更大的动力拼搏向前,无所畏惧,无言放弃。学业为重的她,不愿浪费这优越的条件,享受完三年的大学时光后她毅然决然选择考研,进一步迈向科研的道路。

学之道,贵以专,贵以坚持。程铖对生物专业的极度热爱,对生物无限未知的好奇驱使她有着探索的欲望。她希望自己为生命本质的探求与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做出自己的贡献,但目前的知识水平让她举步维艰。她认为让知识水平更上一层楼,方可进一步探索,这使她专而求精。她说道,安科校园给予了一份独有的宁静,生物学实验室也同样馈赠给她一份静心静思。在那里不仅可以磨练意志,更学会静心静思。正是这绝佳的环境,程铖养成迅速全神贯注、不急不躁的习惯。在她看来,考研复习就像拼图一样,不可一蹴而就,程铖一直坚持“见缝插针”。图书馆、教室为主战场,食堂、寝室、实验室就是她的第二阵地,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学习条件,她就能静下心来,进入复习状态。

做时间的管理人,做一件事情就得专心高效。程铖相信时间积累是有效的,学习一定要专心,不要被外界事物干扰,考研需要一个系统的时间进行高效的复习。程铖表示,考研复习不能囫囵吞枣,而应分清主次,在管理的时间内制定合理的计划,懂得张弛有度。时间管理好,并且一直保持热情,这样才能不会觉得学习乏味。当你觉得乏味时,你可以选择变换语速、语调背诵,编出顺口溜记忆法,适当学会奖励法等小方法,在她看来这些小方法对于考研也是有所帮助。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而对之,它也笑着对你。程铖深谙其中的奥妙。考研路上有苦,有泪,有失落,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她总会咬咬牙,微笑面对。在这期间,反复背诵的内容总是忘记,是不是方法错误了?自己的目标是否不切实际?面对一系列困难和质疑,阳光乐观的她依旧相信自己可以微笑面对。在她看来,研友的奋笔疾书让她铆足干劲,他人的继续坚持让她不想放弃。“考研的过程中基本上我的心态就是波浪形,起起伏伏,一会儿自信满满,一会儿自我怀疑。”每当遇到不佳状态程铖总会努力调整,与研友、老师沟通交流,她想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你缺少的是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时刻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最后,她笑着说:“考研何尝不是一段温暖与美好的经历呢!”那笑容,就是对世界这面镜子最好的回应。

破茧成蝶,一鸣惊人。曾经的种种意外,让她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而今不甘平庸,程铖用行动与毅力让少年时的梦想再次插上羽翼飞向蓝天。这行动和毅力,就是她清晨五点起床摸黑背诵;是她每日定时定点来到空教室一人一天的反复记忆;是她节约一切不必要时间甚至是喝水的时间用来查漏补缺;是她几轮复习下依旧反复背诵、反复复习。在此,笔者也希望这只破茧成蝶的乐观女孩在未来生活中会踏上更高的台阶,实现她全部的人生目标。

人生很长,变数很多。程铖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不负韶华不负卿,命运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程铖希望能够与安科学子共勉。是啊,每个大学生不都应该这样吗?要在最好的年纪做最正确的选择,付出最大的努力,莫让游戏荒废了你,多让书本与知识填充着你;勿将寝室禁锢你,多用课余活动提升自己。匆匆四年大学时光,你得学会做时间的管理者,命运的掌舵人,千万别让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追悔莫及。(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张佳杰 李梦冉)

 

不做配角 做自己世界的主角

——访动物科学学院东园九栋412“学霸”寝室

宿 舍:东园九栋421寝室

专业班级:动物科学162班

寝室成员:刘灿风、王夏玉、侯坤、焦鹏、陶生祥、张承德

人物简介:

寝室六位学生均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刘灿风、张承德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王夏玉、侯坤被安徽农业大学录取,焦鹏被宁夏大学录取,陶生祥被南京农业大学录取。寝室有两人是中共党员。连续三年获得“文明寝室”和“学习型寝室”荣誉称号。寝室成员多次获得校二等奖学金、校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组织委员”、“优秀志愿者”、“暑期实践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凤阳国际马拉松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曾获全国牛精英挑战赛三等奖、动物科学学院第七届专业技能大赛三等奖、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三等奖、团支书讲团课三等奖,曾参与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次参加校运动会、心理话剧比赛、排球赛、迎新生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活动。

人物事迹:

作家毕淑敏曾说:“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让自己强大起来,而是让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强大,拂去尘埃,闪闪发光,铮铮作响。”这是六个发亮发光的男孩,大学四年他们不断让自己褪去稚气,聚萤积雪,展露锋芒,若干年后归来时,顶峰盛开,蝴蝶自来。

人生交契无老少 论交何必先同调

几个人用同样的钥匙,住同一间宿舍;几个人用同样的目光,见证彼此成长;几个人怀着同样的懵懂,在大学中结识形形色色的人,从开始说你好,如今道再见。

两三句话能叙述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真正读懂故事就要细细品味故事中的人和事了。故事的主角是他们,内容是说每个他和他的良师益友。大学生活本来就像万花筒一样精彩,刚进校园时他们就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独自享受自由的大学时光,有的加入了各式各样的社团,有的参与了不同的比赛活动。或乖张,或精彩,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遇到了各自印象深刻的人。“17年的冬天,我带着部门的朋友去打雪仗,头发都结冰了,当时我被他们疯狂‘报复’埋在雪地里,说我平时太严了太压榨他们了。”刘灿风在同笔者说这些的时候是笑着的,甚至还找出了当时打雪仗拍的照片。在院学生会任职的三年时光里,比起磨砺莽撞的性格、掌握许多策划管理技能,结交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才是刘灿风最开心的事情。

19年四月开始准备考研,四月下旬父亲在工地上遇高空坠物砸伤头,一度面临生命危险,刚有好转母亲又查出患有甲状腺肿瘤,需要及时动手术。接连的变故给了王夏玉当头一棒,他一边在医院照顾父母,一边还要抓紧时间备考,压得他喘不过来气,甚至有了放弃考研的念头。幸而他找到了曾经带过他微生物学的路振香老师。路老师告诉他,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重重转变和十字路口,经受住了选择与考验就能变得更强大。动漫《银魂》里有一句话:“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时候,但是千万别闭眼,在黑暗中移开视线的人是看不到光明的,无论前方等待我们的夜有多深。”王夏玉抓住了黑暗中的藤蔓,最终,他见到了来之不易的光明。

敢追就是勇者

图书馆、梅园、求知楼……安科的学生每次经过这些地方看见那些起早摸黑学习的身影都知道考研的艰辛和不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决定考研那一刻开始,六个男孩一步步面临着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学习和时间计划的制定、心态和耐性的沉淀、初试和复试的准备等等这一系列考验。甚至寝室一些成员起初动摇了自己的目标,然而真正的勇者是敢于追求、迎难直上的,他们每个人都不甘平凡,不做配角,只想做自己世界的主角。

有的五点起床,有的六点出门,共同的默契就是在校园的一角闷声地学习。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消化专业课的书本,结合资料梳理总结知识点,构建并完善知识体系,高效率地分配学习时间,克服遇到挫折时的种种压力。一步步,他们都这样扛了过来,回想起经历过的这些,他们感慨:“这大抵就是一条不断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的路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坚持,“坚持我认为就是‘装’出来的,有的人能装一天,有的人能装一个月,而我能装一辈子。”张承德说,装得久了就成了习惯,而在旁人看来这是令人佩服的毅力,也是踏向成功路上稳固的磐石。

2018年七月,第三届农林高校“牛精英挑战赛”在河北保定举行,这也是一场给侯坤留下深刻印象的比赛。从理论培训、牛场试练,再到结果分析、资料融合,他顶着压力和疲惫努力坚持着,在自己的世界绽放光彩。

世象万千 我自有主

优秀是一样的,但六人的性格确实各不相同。刘灿风的能坚持能吃苦,保持初心坚守目标;王夏玉成熟、乐观、谦虚;侯坤开朗阳光,认真负责,心胸开阔;焦鹏沉稳、随和;陶生祥腼腆,对热爱的事物充满激情;张承德洒脱,虚心受教。

他们各具特点又不断褪去稚嫩,身边的老师与朋友都看在眼里,并陪伴见他们一起成长。张承德说:“戴四发老师教会了我一个人应有的格局是什么样的,李焱老师告诉我规矩的重要性。”王夏玉说:“路振香老师让我体会到了人情的温暖,开导的重要性。”陶生祥说:“任长清老师教会我严于律己,不断拔高。”刘灿风说:“感谢杨求磊陪伴我经历了整个大学和考研时光。”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但是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翻一座山会认识它的高度,淌一条河会知道它的深度,遇一人一物一事会拓宽自己的维度。六个男孩经历了世间物象的万万千,愿他们出走万里,归来仍自主沉浮。(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陈娇娇 詹孙悦)

 

云淡风轻的坚持着梦想

—-访管理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刘梦茹

人物简介:

刘梦茹,女,汉族,1997年1月生,安徽阜阳人,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刘梦茹,一个温婉文静的端庄女孩。经历了漫长考研岁月的她谈及自身经历时云淡风轻,像是诉说着别人的故事。只有品尝过考研的艰辛坎坷,才会有踏尽千帆的随性洒脱。从她身上,笔者看到了随心却不随意的生活态度。

刘梦茹,一个把坚持当作信仰的人。“坚持既是我做事情的态度,也是我的人生信仰。”刘梦茹说。漫漫考研路,她也遇到过迷茫和瓶颈,但是她依然选择坚持下去,选择去挑战自己。坚持既不是忍耐,也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逆流前行,顶风而进,也许我们正在黑暗中摸索,但紧接着充满希望的黎明将会到来。刘梦茹说:“世界上有条很长很美的路叫做梦想,还有堵很高很硬的墙叫做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做坚持,推倒那堵墙,叫做突破”。在成长路上,我们打破的不是现实,而是自己,唯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命运的强者。

梦想,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刘梦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梦想是可以用计划来量化的,只要化整为零,就一定会建成人生的梦想大厦。”确定了考研目标之后,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她有条不紊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每天做一个学习计划表,根据计划,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去落实计划,并在晚上睡前回顾一天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此外,刘梦茹偶尔还会刷微博、逛论坛,了解新闻时事,确保自己没有和社会热点信息脱轨。

考研经历于她而言是一种收获,让她受益匪浅。刘梦茹坦言,考研不仅锻炼了她的意志,坚定了她的信仰,更是让她交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人生路上,并肩同行。谈及未来,她说:“脚踏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是最重要的。我将继续储备知识,学好专业知识,积累经验,不断寻求提高自己能力的途径,为自己的未来种下更多的可能。”有梦的人是幸福的,追梦的人是勇敢的,应当奋斗的年纪就不要选择安逸。未来还很长,梦也一直在路上。

映衬着朝阳的露珠从嫩绿的叶上滚落,目光所及尽芳菲,又一个满目生机的春天,刘梦茹即将踏上一个全新的征途。愿安科的每一位学子都可以和她一样,把坚持当作信仰。理想若仍在路上,就以信仰之名去追逐奋斗,并且永不停歇。待花开之日,愿我们都能云淡风轻的讲述那段艰难又快乐的旅程。(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陈帅帅 陈洋洋 董烨)

 

别样的奋斗别样的人生

——访财经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汪晴雨

人物简介:

汪晴雨,女,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校一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安徽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她,曾在黑夜里默默流泪;她,曾在炎炎夏日刻苦诵读;她,曾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她,是曾经感到迷茫,如今光芒万丈的女孩——汪晴雨。

“考研是对自我的提升,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相比较于直接步入社会,我更愿意挑战未知。”在人生岔路口,汪晴雨选择了考研。

确立大方向,攻克小目标。汪晴雨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她将整本书的内容按照章节以及知识点归纳总结,做成思维导图。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习的知识,也便于平时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复习并回忆这些框架知识点。另外,她并没有跟别人一样规定自己“我要看多长时间的书、要在图书馆呆多久”,而是不定时但是定量地规划。

当然,汪晴雨的这段考研之路也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当她遇到困难时,会在傍晚和朋友一起散散步,聊聊最近遇到的困难,互相给予鼓励;或者在星期天睡个懒觉,给自己充充电。笔者问过汪晴雨有没有想过放弃,她坦言:“我有个坏习惯,就是拿自己的进度与别人相比较,如果比较的效果不理想就容易产生自卑甚至挫败心理,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更怀疑自身存在的惰性心理。但是有时候要逼一逼自己,更要相信自己,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不要害怕失败,如果失败,便重来。”

困难终会过去,彩虹终将出现。汪晴雨的坚持最终让她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被第一志愿安徽大学录取。回想曾经奋斗过的日子,她有许多感慨:感谢一起努力的室友,在备考期间每日雷打不动地定闹钟互相督促早起,晚上学习到十点多再一起回宿舍休息。考研路上,我没有一个人坐冷板凳,而是与室友并肩奋斗,考研日子便也没有那么枯燥无聊。

成功并非来自上天的眷顾,而是付出了其他人没有的艰辛与努力。但是考研成功是终点也是起点,对于未来,汪晴雨打算继续学习,她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在未来的道路上,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以一腔孤勇的状态,去行走天涯。(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巩雪婷 张亚洲 吴静)

 

精诚所决胜千里

——访人文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陈国胜

人物简介:

陈国胜,男,汉族,中共党员,人文学院法学专业2016级学生。曾任校法新社实践部部长、校资助宣传大使、人文学院主持人、班级学习委员。曾连续二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获校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社团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和“安徽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在校期间,获得国家二级计算机access和office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积极参与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2017年10月成为光明日报出版社签约作者,在《中国大学生文选》、《青年诗文选》、《趁青春年少》、《渌水诗刊》等刊物中发表多篇原创文学作品,获得安徽省超星杯“微小说”三等奖,校首届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在山西省核心期刊《法制博览》发表学术论文2篇。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南昌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大一刚入学时,陈国胜对考研的认知并不清楚,只知道考研是一条艰难的路,但不尝试一定会后悔。于是,他就怀揣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下定了考研的决心。从2019年2月到2020年5月,400多个日日夜夜,他只做了一件事——狂奔在考研路上。“大学生活很自由,选择安逸会变得颓废。这样做不仅对不起含辛茹苦培育我的父母,更对不起自己。”怀着这样的信念,陈国胜开启了自己考研的征程。

考研就是一场与时间为敌、同自己较量的长跑。陈国胜自知英语基础薄弱,一开始就保持着每天学英语十几个小时的强度,经常背单词到凌晨两点,第二天照常六点起床上课。吃面包充饥、喝咖啡提神是日常;三个月不出校门、十个月不进家门已成习惯。他,曾在简陋的出租屋里熬过盛夏,也曾在校园的角落度过寒冬;曾与熟人亲切交谈缓释焦虑心情,也曾在午夜梦回时无助落泪。从意气风发到畏惧退缩再到重整旗鼓,这样的起起落落在陈国胜考研期间循环往复。但他的步伐从未停止,内心也愈发坚定,在一次次失意和挫折的冲撞中意志未减反增。“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路走来,除家人和研友们的鼓励外,支撑他走到最后的还有自律带给他的底气。

青春对陈国胜而言意味着奋斗。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后,他明白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拥有无限潜力。无论是这次考研的成功还是此前取得的荣誉与失败都是他青春最美好的一部分,也是他自身潜力的最好证明。喜忧成败都只是暂时的,无论是在人生的上坡路还是下坡路都不要多做停留,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这次的成功只是让陈国胜距离成为法官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他明白自己梦想的重量,所以即使考研结束后他依旧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继续备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愧于心,不愧于行”是他追梦路上始终保持的状态。

在陈国胜眼中,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高超的业务能力,丰富的社会经验也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疫情期间,陈国胜密切关注疫情动向,对此,他感触颇深,“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每个个体的力量虽然很小,但中华民族汇心聚力构筑起的抗疫长城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他表示,自己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陈国胜祝愿所有安科学子皆能不负韶华、奋力拼搏,争做新时代的“后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奔涌向前。(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王茹 张良昊旻)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访农学院优秀考研学子 汪琴

人物简介:

汪琴,女,汉族,中共党员,安徽安庆人。农学院农学专业2016级学生。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曾任农学院金禾创新创业中心秘书部部长、农学院2018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班主任助理等职务。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三等奖学金、安徽省三创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等奖项。此外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青年团员”、校“三好学生”、校“优秀毕业生”、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顺利以高分取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证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这句话深深镌刻在汪琴的心里。大学四年,她始终坚信,只有与时间赛跑,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从大一开始,她便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奔跑着。

刚刚步入安科校园时,汪琴也曾经历过一段迷茫期。高中与大学学习方式的巨大差异,如何调节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平衡等等,都带给了她诸多不适应。经历了一个学期的调整后,她慢慢发现,大学里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沉淀,于是汪琴开始与时间赛跑,利用好点滴时间,力求找到这之间的平衡点。她的努力得到了见证,在大二学年结束的时候,以智育和综测排名双第一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

决定考研,这是汪琴从大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南京农业大学是每一名农科学子十分向往的神圣学堂,确定了考研目标之后,虽然很难,但也算松了口气。既然知道了方向,那么只要往前走就好了。永远保持热情,永不放弃。在大二暑假,汪琴有幸前往江苏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所植物营养课题组实习,短短的两个月,她收获了很多。跃出书本之外,她见识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也学会了许多实验操作和技术。“我很感激这次实习经历,因为这让我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让我更坚定了考研的决心。”汪琴如是说。

在考研的路上,汪琴也曾感到迷茫。7月份,正是备考的黄金时期,每位考研学子都在埋头奋战。可是南京农业大学却突然出了通知——更换专业课科目。这意味着之前的学习进度将全部被打乱,她需要停下来思考。在历经几天的纠结和犹豫期,汪琴决定,秉承初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要够努力,一切都还来得及。总结考研复习的这一路,“坚持”两个字显得尤为重要。要坚信,你现在所吃过的苦,都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坚持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因为只要你自己愿意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你;但坚持又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因为往往坚持到最后的总是少数人。我们不需要和任何人比,只需要不断追赶光明,努力战胜自己。(农学院:汪道兵)

 

我们都是答卷人

——访机械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余洁

人物简介:

余洁,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安徽潜山人,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1次;获评校“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校“双优生”,两度获评“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荣获2018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三等奖、第八届安徽省“双百”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初试前一晚,余洁一个人躺在宾馆的床上,紧张、焦虑,书看不下去,觉也睡不着,想着给爸爸打个电话,告诉他自己要考试了,结果电话占线未接通,心一下子更乱了。辗转通过亲戚联系到爸爸,余洁讲,听到爸爸的声音,心就定了,当晚看书到十一点半,第二天早上五点四十起床奔赴考场,在考场外,他仍在继续背诵政治知识点。

如果把人生定义为一场考试,那么我们都是答卷人。其中的题目,是生活里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瞬间。对余洁而言,出卷人除了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

妈妈患有肺结核,余洁高中时,妈妈病情就已非常严重,疾病挖空的不仅是经济,还拆散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妈妈去世,留在余洁心中的只有两个字:挣钱!“看着妈妈受尽病痛的折磨却无能为力,我痛恨自己,更痛恨自己挣不到钱给妈妈治病。”逃课、不去上学,余洁试图用这种方式挤出时间,但他讲,那时其实更多是自暴自弃,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那个年纪,还没有能力完成自己挣钱的想法。

“妈妈去世前唯一的牵挂就是我,希望我以后过得好。”余洁认识到只有自己好好努力,才能回报母亲的恩情,这也是他心态上的一次重要转变。生活会不断给我们出题,而心态决定了我们可以交上什么样的答卷。

余洁谈到,当下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而自己的学历和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他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此外,能够继续深造也是亲人、老师对自己的殷切期盼,更是母亲的夙愿,因此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考研。这也是人生答卷上余洁给自己出的新的一题,并真正地用一年的时间去努力解答。

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回宿舍,中午困了就在桌子上趴半个小时。从大三上学期的寒假开始,英语、政治、专业课,余洁给自己规划了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复习着。

“时间长了,也会感到迷茫,特别是早上起来或者深夜回宿舍的路上,常常感到孤独。”学校宿舍门禁是十一点,凤阳老校区新图书馆至师琴湖这一段路,夜深人静,但十点半却要“热闹”一番,备战考研的学生开始陆续回宿舍,或两三人、或一人。余洁讲,路上看着这些与自己一样备战考研的学生,一种难言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迷茫袭来就像眼前看不透的深夜一样。但回到宿舍,与同样在备考的5个室友聊一聊,分享自己的备考感受,想到一天里自己做了哪些题,掌握了多少知识点,就会感到非常充实,底气和动力也便足了。焦虑感严重时,大家也会一起打打游戏、聚聚餐,一同度过备考中难捱的时光。

2019年9月,余洁发现备考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人非常多,往年的复试线也很高,担心今年分数线暴涨,考不上,突然决定跨考船舶专业。对余洁而言,这是一门全新的专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去看有关的专业书,发现很难学会,并且为了全力研读专业课,那些天数学英语基本处于丢掉的状态,走了许多弯路。在老师和往届考研成功的学长耐心分析劝说下,余洁又换回了本专业。“备考时肯定会走一些弯路,老师、学长学姐、研友的帮助很重要,有他们在,感觉很安心。”余洁讲,自己尤为感谢辅导员张程老师四年里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感谢孙齐和张亮学长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打气,感谢研友从初试到复试一路的鼓励。

回望漫漫考研路,余洁用“坚持”、“心无旁骛”两个关键词进行总结。“你会发现从备考初期,到研究生考试报名,再到初试、复试,一路走来,身边有许多人都在放弃,很难不受到干扰,但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初心。”考研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吃不了的苦,你不能坚持,有人能,所以你想去的学校,只能别人去。余洁这样激励自己。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余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在家乡投身抗疫工作。余洁讲,自己受到国家的很多照顾,享受了许多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自己也有能力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必须要站出来,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而这也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有的行动自觉。

余洁QQ的个性签名是:再坚持一下,天总会亮的!在QQ空间的背景上,有“顶不住也得顶”这几个字眼。余洁说,未来的道路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乐观、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王明蕾 王慧如)

漫漫求知路 远扬帆终会启航

——访外国语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李雷

人物简介:

李雷雷,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6级学生,曾任学院分团委委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获校“三好学生”、“品学兼优毕业生”、“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研究生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安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临近毕业,在人生的又一个分岔路口站着许多人在犹豫不决。面临抉择,自然是因人而异,但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找准对应自己的。李雷雷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决心考研。

考研之路漫漫,李雷雷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是在六月下旬。备考前期,她尝试过诸多计时app,最终发现手机自带的秒表最简单,也最适合自己。她说,每一天的学习状态都很重要,所以在备考时她会每天衡量自己的学习状态,她的标准就是从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抓起。所以,李雷雷只要进入学习状态就会打开秒表,争分夺秒,有效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间,并适当调整时间分配。

“我一般会先规划出每个月学习的科目和任务,再将任务细分到每一天。”李雷雷就这样按照自己的节奏备考,从不受别人影响。她把每天的任务写在本子上,当任务完成时就用红笔打勾,没完成就打叉,她认为一天最幸福的就是看着本子上满满的红勾勾时,心里由衷感到的踏实和满足。

李雷雷表示,考研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总会悄然无息地给每个考研学子一个措手不及,因此良好的备考心态和努力一样重要。2020年考研时乖运拙,李雷雷告诉笔者自己在备考时也曾动摇过,但想到自己过去那些天的努力和坚持,想到成功后的美好生活,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

李雷雷坦言,自己的考研之路并不孤独,身边有陪伴着的研友和同窗,他们相互安慰给予彼此勇气,他们一起学习进步避免对方走弯路,他们一起探讨生活上的趣事或困难。他们既是益友,也是良师,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考研之路也充满了阳光。

坚定的信念必不可少,保持住自己的一颗初心方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光明。不惧前路漫漫,但求未来可期。学海里沉浮,有过迷惘、有过悲伤、有过消沉,但是随着录取的喜讯一切都是值得的。(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张梦雨朱龙庆 赵怡)

 

朝乾夕惕心之所向

——访建筑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陈文博

人物简介:

陈文博,男,汉族,1997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曾任班长、班助等职,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荣誉。202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

人物事迹:

且行且思:确立的信念绝不能动摇

考研路上,陈文博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谈及考研初衷,陈文博对此没有太多的思索。“我一直有一个名校梦,既然高考没有去成想去的地方,那么只有通过考研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他对梦想的追逐与坚持。考研不同于高考,当决定自己要踏上这条路后,就要开启这场一个人的战斗了。本科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考研是为了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加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使自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拥有选择权。谈起为何报考建筑学时,他对笔者说:“因为本科学的就是建筑,对建筑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在笔下描绘美丽的画卷”。他享受用画笔画出山川、河流、草木的过程。山遥水远遗墨间,彼岸花开意连连,行笔走墨水流年说的便是如此。他坚持手绘一直到考研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一天几张图,描线、勾勒、上色,跟随着自己的内心搭配合适的颜色,让一幅幅画充满生机。

学贵有恒:在适合自己的路上奔跑

考研的路上充满泪水,有艰辛的,当然也有欢乐的。很多人都曾在这条路上半途而废,而陈文博坚持了下来,并一直坚定地选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对手绘有着难以言喻的钟爱之情,使陈文博在枯燥繁杂的备考过程中甘之如饴、孜孜不倦,一路前行。

谈及考研,他说考研要注意方法,贵在坚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劳逸结合很重要。在集中练习手绘基础时,陈文博喜欢带着耳机听舒缓的音乐,随着自己的思想,让画笔呈现想法,让图纸注入灵魂。

陈文博说,考研最后那段时间很辛苦,一面要对政治、英语复习,保证每天的做题量,一面又要挤出时间对确定下来的专业课进行学习,如建筑物理、材料、构造、公共建筑、积累与建筑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知名建筑师的作品以及理念,休息对他来说成为了一种奢侈。就像一辆吉普车飞驰在崎岖的山路上,飞沙走石,一往无前。最疲惫也最享受。世上没有什么比奔跑在适合自己的路上,更令人欣喜,即使付出的很多,感觉很累,但是心里很充实。

志存高远:追梦之路永不停歇

陈文博表示,考研的路上荆棘丛生,考验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耐心和决心。在确定考研后,他便开始默默奋斗。每天清晨在室友的酣睡中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床上爬起,抓紧洗漱后又匆匆拿起画板,提高手绘基础。累了、倦了、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回想起以前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想到最初的梦想,就默默的在心里为自己打气,以前可以做到的,现在更应该做到。凭借着心里的那股坚韧,陈文博坚持住了,并且取得了成功。“给我一个角落,那将是我的天地。没有欢声,没有笑语,可是我喜欢这样的寂静。在我的角落里,做着最真实的自己。随心所欲忙着我的爱好,充实自己,这是最快乐的事。为梦想坚持,为坚持而胜利。在最美的年华里,总算没有辜负自己。”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不无道理,陈文博深知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风霜雪雨也要迎难而上。陈文博坦言,在看到自己的坚持换来的371的分数时,他很激动。分数是对付出的肯定,在考研路上饱含艰辛与心酸,看见结果的那一刻五味杂陈,无语凝噎。而陈文博将载着满满的收获,通向更高的平台。

蚌中的石子经过日夜磨砺才可以成为一颗明珠;峭壁上的种子经过日曝风吹方可成为一株劲松;雪山的花在漫天飞雪中生长方能成为一颗雪莲,梦想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需要用行动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学不止步,时不我待,抓住每分每秒的时间充实自己,在追梦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丁新新 孙玉慧 王海翔)

 

梦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念的人准备着

——访食品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仇丽妹

人物简介:

仇丽妹,女,汉族,1998年6月生,安徽宿州人。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6级学生,历任班级团支书、新生班主任助理。曾获校科研活动单项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荣获安徽省食品创新大赛省一等奖,威九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第四届“互联网+”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获“校优秀青年志愿者”、“凤阳国际马拉松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通过英语四、六级、德语A2考试。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真正在梦想道路上远行的人,不需要依靠灯火忽明忽暗的星点,他们自身便会发光,将成长的印记悄悄融进生活里,在不经意间,就已匹马单枪,乘风破浪。仇丽妹便是如此,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时间的静默流淌中,她有了很多改变,不仅愈发自信,还找到了许多自己觉得做起来会很有意义的事,给这弥足珍贵的旅程又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功=情商+智商+逆商

考研是一个磨炼意志、艰苦奋斗的过程,亦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踏足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不畏艰苦、勇往直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单词的记忆从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一刻起就不要停,滚筒式学习,而专业课一定要自己构建知识框架,每本书的目录很重要,因为这是一本书的提纲,一定要多看!”当谈及平时学习生活中最应该注重的方面,仇丽妹坦言,是心态。“不管是学习好拿到奖学金还是工作强得到荣誉证书,我觉得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前提是要确保自己是快乐的、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个体。人的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逆商——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困难就像弹簧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也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就像学习中的迷茫期往往会不期而至,仇丽妹也不例外,她笑称:“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压力大的时候,她会去找老师开导,弄清楚焦虑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如果是精神压力太大,思想负担过重,她就会去跑步,把自己的脑袋放空,待身体疲惫后睡一觉,醒来之后又是崭新的一天。当然,梦想道路上良师益友的影响毋庸置疑,当提起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人和事时,仇丽妹表示:“首先是辅导员的鼓励,我的辅导员开金苗老师总说,‘孩子,你可以的!加油,好好干,开老师支持你!’看似简单的话,却很有力量;其次是好朋友王卫国和朱梦男的陪伴,真的很感谢,是友情在我在迷茫的时候给我力量,让我觉得不能辜负好朋友的期待,在梦想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只要相信 期待就能成真

大多数人想创造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上帝只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是仇丽妹的座右铭,“因为你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这对于你而言是机会而不是绊脚石。不然机会来了你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更别说抓住机会了。”空闲时,仇丽妹会去健身、看书和集邮,收集到的几百张邮票让她很有成就感,“就像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老师和朋友,不要把自己封在罐子里,要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塑造和强大自己。”四年的时光中,仇丽妹收获了很多,有了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明白了既要好好学习,也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懂得生活。哪里有什么老天的眷顾,所谓的幸运和成功都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愿未来的每一个人在回顾走过的路时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喊出:尽吾力而无悔!(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杜展颜)

长风破浪会有时

——访农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杨毓贤

人物简介:

杨毓贤,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安徽池州人。农学院农学专业2016级学生。曾任校广播台台长、校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校吉他社副社长,班长等职务。在校期间获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等奖项。此外曾获校优秀播音员、校新媒体中心先进工作者、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创新创业论坛优秀营员、校优秀主持人、校十佳歌手、院优秀团员及院文艺活动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顺利以高分取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高中化学科目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二级甲证书。今年以专业初试第七名的成绩考取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蒙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 。谈及自己的考研经历,杨毓贤如是说到。在踏入安科校园的第一天,他就已经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他告诫自己,大学四年里要时刻保持初心,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初入大学校园,杨毓贤也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还记得大一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感觉那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参加了很多文艺活动,每天都在忙碌却没有多大成效,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参加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效率很低。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在第二学期我就迅速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每当有空闲时间都会去图书馆看一会儿书,培养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不要浮躁,静下心来”。 杨毓贤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在大二一次性以高分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先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二等奖学金。

除了学习成绩,杨毓贤在各方面的综合表现也十分突出,他是一个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的人,在播音主持方面有一定特长,曾担任校广播台台长一职并负责学院大型活动的主持工作,此外他还曾任校吉他社副社长等职务,组建过一支乐队。谈及如何处理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杨毓贤认为二者并不冲突。正如李政道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学习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张弛有度方能事半功倍。此外,他还认为在特定阶段就应该完成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大一的时候主要还是让自己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到了大二就要努力一些,把该通过的考试通过,到了大三就应该明确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确定考研或者就业,一步一个脚印,不用太心急,慢慢来,总会取得成绩的。”

谈及考研目标,杨毓贤早在高中时就已经将南京农业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这也是他填报威九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农学专业的原因之一。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在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后,杨毓贤开始在网上查阅目标院校情况和导师资源,在大三暑假,他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9年夏令营并获得了“优秀营员”称号,在那次夏令营中,他被南京农业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深深吸引,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考研的信念。此外,他认为坚持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考研过程中,我并没有早上很早起床,晚上学到凌晨,我的作息很规律,早上八点到图书馆,晚上十点半回寝室,但是我一直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几乎从未间断,备考这一年只因为身体不适才给自己放过几天假。其次,从大一开始我就经常在图书馆看书,因此考研时在自习室能很快进入状态。当然,也不是每天学习效率都很高,我给自己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按照每天的学习效率给自己评分,这样能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起到很好的反馈作用,这个方法很有效,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不妨尝试一下”。 就这样,在备考的日子里,他脚踏实地,一步步向着梦想靠近。

杨毓贤说,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并脚踏实地为之不懈奋斗。都说考研就是第二次高考,艰辛是必不可少的色调。考研过程有很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少点杂念,多点踏实,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一次,不留遗憾。在提及未来的规划与目标时,他自信地说道:“既然已经做出考研的选择,那就好好努力,把握机遇,如果可以的话我会继续深造,多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农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今后的奋斗目标。” 时光飞逝,大学四年的寻梦之旅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杨毓贤感慨道:一想到要离开安科,内心还是有点不舍得,安科给了我成长的舞台,给了我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在过去的四年中,老师同学们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担任广播台台长期间,我跟着宣传部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学会了为人处世、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广播台这段经历让我得到了锻炼,对我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也结识了很多挚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此外,我的班主任沈树周和我的论文导师任兰天也在我的学习生活和科研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指导,我很感谢他们。”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考研路上,每种结果都只是人生的一段风景,虽然成长的道路很长、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只要一直努力、一直坚持、不断的超越,你们的梦想就会越来越近,你们的明天也会更加绚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农学院:汪道兵)

努力的样子温柔且坚定

——访农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陶妹

人物简介:

陶妹,女,汉族,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2016-2017校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2018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2018-2019校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安科首届插花技能大赛”三等奖、安科第二届“水果拼盘大赛”二等奖、“阳光寝室大赛”一等奖等。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放弃很简单,但坚持一定很酷。陶妹的考研目标从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就坚定下了。为此,她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了三年,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府。她说,在考研这种长期战中,肯定都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她也一直在不停地说服自己,“既然自己已经选择,那就坚持下去,要不然前期的努力也就白费了。”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目标越近就越不能松懈,越要加倍努力,陶妹深谙其道。 在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时,陶妹查看了浙江大学的报录比、分数线等信息,在结合自身实力和意愿的情况下她报考了目标大学。既不因心中目标而忽略实际,也不因高校排名而妄自菲薄。她还慎重地向学校上一届学姐学长请教,了解他们是怎么准备、如何复试、要注意什么问题等。诚心如她,每一个做足准备的人都会收获糖果,陶妹实现目标后的“糖果”也格外甜。

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前进道路上总是困难重重,而解决困难的关键在于心态。在备考的后期,背作文模板时,陶妹发现自己背的模板和别人看的不一样,这让她突然慌了神。她纠结、质疑,但最终还是打算按照自己原来的步骤进行。她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而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从容不迫。在备考前期,她也并没有给自己过多压力,作息时间安排得较为宽松,到后来才慢慢加紧,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半,循序渐进。她是怀疑过自己的复习计划,但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不松懈、不放弃。她说:“这样就还好,一样能达到终点。”

陶妹说她考研的心路历程是由一开始的平静到后期的怀疑、动摇,到咬牙坚持,到从考场出来的那一刻的放松,再到准备复试的繁琐、忙碌,到复试结束,收到拟录取时的紧张,直到现在的感觉一切都回归平静。像是做了一场大汗淋漓的梦,“醒后”的她说:“将继续努力准备研究生的学习,如果研究生表现不错的话,会继续考博吧。”一切就像她一样,仿佛都那么简单、自然。

陶妹说自己尤其喜欢“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只要耐住寂寞,坚定自己的目标,一切也没有想的那么难。(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蔡甜甜)

(特约通讯员:蔡甜甜 王明蕾 编辑:汤帅)